Ebook 电子书


首页Ebook


人间的灵山 · 佛教的法海

下载PDF 阅读Ebook

目录
---------
14. 晨钟暮鼓 - 观世音菩萨住在哪里?

观世音菩萨住在那里?
文:满本法师
法门寺 住持
人间佛教协会 讲师
人间慈悲基金会 理事

观音菩萨妙难酬, 清净庄严累劫修。
三十二应遍尘刹, 百千万劫化阎浮。
瓶中甘露常遍洒, 手内杨柳不计秋。
千处祈求千处应, 苦海常作度人舟。

佛告无尽意菩萨\:“善男子!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,闻是观世音菩萨,一心称名,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,皆得解脫,;以是因缘,名观世音。”《妙法华经》普门品。
观世音菩萨梵名 Avalokitesvara,又译观自在、观世自在、光世音、观音等名号。在大乘佛教中,是显现大悲,拔除一切有情苦难的伟大菩萨。寻声救苦,不稍停息。

菩萨何处寻迹?
谁是观音菩萨? 道场何方? 为何在在处处流传著菩萨应化的故事?
《悲华经》里的观世音,是辅佐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,教化的大菩萨。
过去世,当阿弥陀佛还在因地做国王时,观音菩萨是弥陀千子之(中)的第一太子,名叫不恂,出家后,号观世音,因弥陀的教导而成千手千眼,助佛教化;成佛后号为“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”,佛土叫做“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”。
《观无量寿经》中,观世音菩萨于宝冠上戴阿弥陀佛的像。若有众生愿生极乐,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等诸圣众,来现此界,手持莲台,接引往生。由此可知,菩萨的根本道场,在西方极乐世界。
依《华严经》的记载,叙述善财童子向五十三大善知识参学的过程中,第廿八位大善知识便是观世音菩萨,居住在南方补怛洛迦山。
此山在海上,极其清净,遍山长满花果树林,泉流池沼,观音菩萨在那里,结跏趺坐,无量菩萨,恭敬围绕,聆听菩萨宣说大慈悲法。由此看来,菩萨的道场曾是在娑婆世界的南印度。
西藏人相传他们的民族乃由观音化现所在,西藏史上的高僧、好国王及现在的达赖喇嘛,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。
他们相信,世界如一朵花,西藏拉萨为花的心,为菩萨的净土,所以将达赖喇嘛的所居(居所),命名为达拉宫。
达拉宫之得名,和中国普陀山之得名一样,是由梵文的补恒洛而來。
在藏人心中,观音菩萨的道场,自然就是达拉宫。
一般中国人的信念,菩萨又住在什么地方?
南北朝时代,慧锷法师\:是一位日本和尚,他远渡重洋,到中国来求佛法。学成之后,要从海路回日本去,他随身携带了一件稀世之宝\:一尊羊脂白玉雕成的观音菩萨的圣像。他真心将这一尊庄严的圣像请回日本去接受供养。
当他绕道舟山群岛的时候,海面上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狂风,涌起了一重又一重的巨浪,劝阻他不要回去。
慧锷法师抬头一望,南无观音菩萨,正宛然屹立在一个云深雾重的小岛上。法师知道这小岛必与菩萨有缘,就将圣像留在岛上,并搭起茅屋,来供养观音菩萨。
后来,朝拜观音菩萨的信众越来越多。这小岛,变成了佛教著名圣地……这就是南海普陀山。而这尊圣像,就称为“不肯去”观音。
从此,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化身事迹,也就越来越多,难以计数。譬如\:马头观音、 准提观音、如意轮观音、青劲观音、叶衣观音、水月观音、不空钓观音、不空羁索观音、白衣观音、杨柳观音、送子观音、多罗观音、香玉观音、龙天观音等等,不胜枚举。
无论是在中国、印度、西藏,信仰观音菩萨的地方,至今仍流传观音菩萨及其三十二应化身的故事。观音菩萨成为人们心中永不退转的信仰。
法身普现 悲愿普闻

观世音是男是女?
世间苦难无尽,众生烦恼无尽,恐惧无尽,造业无尽。
发大愿普渡众生之菩萨会心生退转吗?
久违久违(很久很久)以前,观音菩萨发愿要救渡一切众生,如果自己(生)退转心的话,愿意身体崩裂千片。有一次,见到世间一切众生都在受无尽的痛苦,而不思解脫,不禁产生退转之心。因此心念,身体马上崩裂成千块。
后来,经阿弥陀佛的劝说、教导及鼓励下,再度生起救渡众生的心,那些崩裂的部分又重新接合起来,但是身体却具有许多脸孔和许多只手,化身千手千眼,更精进救渡众生。
就菩萨的法身来说,是无所谓男女相的。但是,为了救渡众生的方便,有时候化为男相,有时候化为女相。如中国隋唐时代及日本的观音相,就多蓄有鬍鬚。
但是,唐宋以后,菩萨则以女身渡众生。好像慈母眷顾稚子一样,这就应验了《普门品》所说的\:“若有国土众生,应从女身得度者,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。”

妙音觀世音
在《般若心经》“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即是最好智慧的表现。
观音菩萨为普门示现,即众生有任何的需求,应以那一种身得度,菩萨即示现何种身相来救渡,使苦难众生得到无限的安慰与清凉。
俗语说道\:“家家弥陀佛,戶戶观世音。”正是这种现象的最佳写照。
观音菩萨大悲弘愿,代表著法门的普遍广大。以净瓶杨柳来浇息一切众生的烦恼火焰,更以施无畏者的勇猛来救济-切苦迫的众生,这正是我们这时代所须的大悲导师。
因此,让我们学做“观自在”,让不肯去的观音常驻心头。

摘自《人间佛教》第二册(单元:晨钟暮鼓)


<<<上一章 下一章>>>